沈括《夢溪筆談》

  沈括另有一則故事,其要義也在說明同一物可以有相反功用互為表裡,既可為藥,亦可為毒,既能治病,亦能致命。不過這一回卻是一個喜劇性故事,有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沈括說:﹁漳州界有一水,號烏腳溪,涉者足皆如墨。數十里間,水皆不可飲,飲皆病瘴,行人皆載水自隨。﹂有一位文士在當地做官,必須過那條可怕的河,而他素來體弱多病,很擔心瘴癘為害。接下去一段寫得相當有趣,說此人到烏腳溪時,﹁使數人肩荷之,以物蒙身,恐為毒水所沾。兢惕過甚,睢盱矍爍,忽墜水中,至於沒頂,乃出之,舉體黑如崑崙,自謂必死,然自此宿病盡除,頓覺康健,無復昔之羸瘵。又不知何也。﹂

這裡發生的事又是完全出人意料,陰陽反轉。如果說在前面那個故事裡,至良的硃砂變為致命的毒藥,在這個故事裡,對健康者有毒的溪水,對一個通身有病的人,反倒有神奇的療效。在這兩則故事裡,正相反對的藥與毒、善與惡,都並存在同一物裡。﹁烏腳溪﹂故事之所以有趣,並不止於良藥與毒藥的轉化,而且特別從跨文化研究的角度來看,這故事還有某種寓意或諷喻︵allegory︶的含義。在一部研究諷喻的專著裡,安古斯.弗萊切爾說:﹁感染是基督教諷喻主要的象徵,因為那種諷喻往往涉及罪與救贖。

來源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789866841323-9.php

原文:
漳州 界 有一 水 ,號烏腳溪, 涉 者 足 皆 如 黑 。數十里間, 水 皆 不可飲,飲則病瘴,行人 皆 載 水 自隨。梅龍圖公儀宦州縣時,沿牒至 漳州 ;素多病,預憂瘴癘為害,至烏腳溪,使數人肩荷之,以物蒙身,恐為毒 水 所沾。兢惕過甚,瞧盱矍鑠,忽墜水中,至於沒頂。乃出之,舉體 黑 如 崑崙,自謂必死。然自此宿病盡除,頓覺康健,無復昔之羸瘵。又不知何也?

譯文:
漳州 境內有一條溪,叫做“烏腳溪”,在裡邊趟 水 的人腳都會發 黑 。好幾十里之內,溪水都不能喝,喝了就會得病,行人都自己帶著 水 走路。龍圖(官職名)大人梅公儀在地方做官時,沿官路到了 漳州 ;平時他就多病,提前就擔心當地瘴氣的危害,到了烏腳溪,命好幾個人背著他,用東西蒙上身子,恐怕被沾上毒 水 。過於警惕謹慎了,瞪著眼睛張望,忽然掉進 水 中,把頭頂都淹沒了。被人救上來,全身像崑崙一樣 黑 ,心想一定得死了,但是從此以後老病根都除掉了,頓時感覺康泰健壯,不再像從前那樣孱弱多病。這又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了。

來源http://wenda.sogou.com/question/66962915.html

0 Response to "沈括《夢溪筆談》"

張貼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
powered by Blogger | WordPress by Newwpthemes | Converted by Blogger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