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需求管理

「運輸需求管理」計畫(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 TDM),所謂TDM即是使用各種誘導措施以鼓勵使用大眾運輸、腳踏車及走路,並同時使用各種限制措施,以抑制一人一車的旅次,同時用非運輸手段轉移旅運時間,以有效率使用現有的運輸設施。
TDM與TSM的策略有些相同,兩者的差異是供給與需求並用能,期能短期以低成本改善交通,而TDM則強調從需求面長期改變人們的旅運行為,而避免花錢新建道路。
另外,從土地使用效率的觀點政府亦應該鼓勵「運輸需求管理」。大眾運輸及腳踏車之土地使用效率遠高於自用小汽車,荷蘭與日本等人口密度高且自然資源有限的國家,皆非常重視土地使用效率高的運具(land efficient mode)與成本效率高的運具(cost efficient mode),因此其大眾運輸與腳踏車的旅次均佔有相當高的比例。


◎法律與制度

建立規劃和管理的制度架構。
低成本的運輸規劃和投資。
加強公共的教育和鼓勵計畫。
減少通勤旅次(CTR)法規和計畫。

◎鼓勵措施

對大眾運輸的資本及營運成本的直接補貼
補助興建腳踏車專用道及規劃行人徒步區
設置公車專用道或高乘載車輛專用道
補助興建輕軌捷運系統
停車轉乘設施
高乘載車輛優先停車位,且停車費較低
改善大眾運輸服務
更新大眾運輸付費方式
鼓勵共乘計畫
免費大眾運輸區與接駁服務
改善腳踏車運輸設施
鼓勵通訊上班及電腦網路活動(網路購物、視訊會議…等)
鼓勵彈性上班


◎限制措施

增加汽燃費
道路定價
限制車輛行駛區與交通寧靜區

◎停車計畫

增加停車費並採累進費率
減少或限制免費路邊停車
降低停車需求
共乘車輛優先停車
停車限制

◎使用者成本邊際遞增

保險費及牌照稅按里程計算
鼓勵租用車輛

◎土地使用管理

更高的密度與混合土地使用
避免都市蔓延(成長管理)
行人為主的街道設計
新傳統的社區設計

來源http://www.lm.leader.edu.tw/20031205.ppt

99年特種考試交通事業鐵路人員運輸學大意

99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警察人員考試及
99年特種考試交通事業鐵路人員考試試題

等 別:佐級
類 科:運輸營業
科 目:運輸學大意

【A】1 運輸系統之運量是指:
(A)需求 (B)供給 (C)供需比 (D)列車數


【B】2 旅客運輸中,我們常將許多不同的服務水準變數(如旅行時間、票價)整合成單一的比較基礎,並稱其為:
(A)效益 (B)效用 (C)效率 (D)效果


【C】3 下列何者不屬於衡量貨物運輸服務的指標?
(A)旅行時間 (B)旅行成本 (C)貨物價值 (D)可靠度


【B】4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為:
(A)地理資訊系統 (B)衛星定位系統 (C)電子收費系統 (D)先進交通控制系統


【D】5 下列那一項建設不是BOT:
(A)臺北交九轉運站 (B)ETC (C)臺灣高鐵 (D)臺北捷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5%8C%97%E6%8D%B7%E9%81%8B


【C】6 管制機動車輛之主要方向為:
(A)規劃與設計 (B)持有與設計 (C)持有與使用 (D)規劃與使用


【AC】7 實施「運輸需求管理」(TDM)的主要目的在於:
(A)改變運輸需求的空間分布,以降低衝擊 (B)增加運輸供給量,以提高運行效率
(C)減少運輸供給量,以抑制需求 (D)增加運輸需求量,以提高營收


【B】8 下列何者為都市「運輸系統管理」(TSM)常見的手段:
(A)擁擠定價 (B)號誌控制最佳化 (C)興建捷運系統 (D)通訊上班


【A】9 都市地區實施「交通寧靜區」的目的在於:
(A)增進道路安全 (B)增加交通流量與使用效率
(C)提高道路行車速度 (D)增進路網的連通性與便捷性


【B】10 下列何者不屬於通訊與運輸的互動關係的型態?
(A)替代關係 (B)獨立關係 (C)互補關係 (D)增強關係


【#】11 下列何者不屬於廣義物流的領域?
(A)原料物流 (B)生產物流 (C)銷售物流 (D)家庭物流


【C】12 在一個包括供應商、零售商與顧客的物流系統中,若貨物運送時間極不穩定(運送時間變異大),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顧客仍可如期購得所需貨品 (B)零售商應增購貨車加入運送車隊
(C)零售商必須增加店內的庫存數量 (D)顧客應要求政府改善交通環境





【D】13 廠商提供土地並興建某個交通場站,在營運一段時間後自己擁有,此模式為:
(A)BOT (B)OT (C)BO (D)BOO


【B】14 兩種或兩種以上之運具以單一費率或聯合計費,並且共同負擔運送責任之服務為:
(A)複營運輸系統 (B)複合運輸系統 (C)聯營運輸系統 (D)共同運輸系統


【C】15 在運輸金錢補貼之營運補貼中,並不包括下列那一項:
(A)成本補貼 (B)績效補貼 (C)資本補貼 (D)費率補貼


【C】16 當道路交通流量接近容量時,道路服務水準會:
(A)提高 (B)快速提高 (C)急遽降低 (D)不變


【B】17 臺61快速道路的興建與管理維護單位為:
(A)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B)交通部公路總局
(C)臺灣省政府 (D)各行經之地方縣市政府


【C】18 下列何者不屬於港埠之岸上設施?
(A)貨櫃堆積場 (B)通棧 (C)港內碇泊設備 (D)碼頭


【B】19 船舶的所有權需向主管航政機關登記,由此顯示船舶具有下列何種性質?
(A)動產性 (B)不動產性 (C)債權性 (D)交易性


【A】20 一般而言,運送穀物的船舶多為:
(A)散裝輪 (B)雜貨輪 (C)散雜貨輪 (D)貨櫃輪


【D】21 有關不定期船(租傭船)業務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適用散裝貨輪與貨櫃輪
(B)貨主可論程租傭船,並自行指派船長
(C)貨主可定期租傭船,並自行選擇航線、貨運業務與船長
(D)可光船租賃,並自行指派船長


【B】22 以船東之名義代辦客貨招攬業務,以收取佣金之業務屬於:
(A)航業經紀 (B)船務代理業 (C)海運承攬運送業 (D)船舶運送業


【D】23 下列有關公路汽車客運業的票價訂定程序,何者正確?
(A)由業者依照市場彈性調整,報請主管機關核備
(B)由客運公會協議訂定,報請主管機關核備
(C)由客運業者與產業工會共同擬定,報請主管機關備查
(D)由同業公會暨相關工會共同擬定,報請主管機關核定


【C】24 相較於鐵路運輸而言,公路運輸具有那些優勢?1及門服務 2運量大 3受氣候地形限制小 4安全效率性高
(A)12 (B)34 (C)13 (D)24





【B】25 我國公路系統中省縣道(如臺1、臺2、縣101等)的編碼原則為何?
(A)東西向道路編為單號,南北向道路編為雙號 (B)東西向道路編為雙號,南北向道路編為單號
(C)依照興建順序,逐一編號 (D)依照完工日期,逐一編號


【D】26 下列道路何者之可及性最高?
(A)高(快)速公路 (B)主要幹道 (C)集散道路 (D)地區道路、巷道


【A】27 A、B兩站間之行車區間,列車長達1.5公里,列車剎車距離為3公里,安全距離亦為3公里,當列車行駛速率為90公里/小時,則此行車區間之每小時容量為:
(A)12列車 (B)10列車 (C)15列車 (D)20列車


【A】28 如下圖之軌道運輸,其起訖點需求(人/時)為Q12 = 500, Q21 = 300, Q13 = 700, Q31 = 400, Q23 = 400, Q32 = 200,則其最大承載區間為:
(A)1至2之間 (B)2至3之間 (C)2至1之間 (D)3至2之間


【A】29 臺北文湖線捷運系統為:
(A)A型路權 (B)B型路權 (C)A+B型路權 (D)C型路權


【A】30 BRT(Bus Rapid Transit)為:
(A)公車捷運系統 (B)輕軌捷運系統 (C)大眾捷運系統 (D)電子收費系統


【D】31 下列何者屬於副大眾運輸?
(A)臺北捷運 (B)市區公車 (C)國道客運 (D)計程車


【B】32 依鐵路法規定,臺北捷運的經營型態應屬於:
(A)國營鐵路 (B)地方營鐵路 (C)民營鐵路 (D)專用鐵路


【A】33 下列那種鐵路行車制度為最新方式?
(A)中央控制 (B)自動區間閉塞 (C)無證區間閉塞 (D)通訊區間閉塞


【B】34 臺灣的鐵路建設是從下列那一年開始興建的?
(A)1850年 (B)1887年 (C)1920年 (D)1950年


【B】35 臺鐵營運發車頻率(班次)是下列那一項之倒數?
(A)列車數 (B)班距 (C)站距 (D)行車時間


【A】36 鐵路貨運中,整車運輸的性質類似海運的何種運輸型態?
(A)散裝輪 (B)雜貨輪 (C)貨櫃輪 (D)定期輪


【A】37 臺鐵的管理制度是屬於下列何者制度?
(A)分處制 (B)分段制 (C)混合制 (D)分散制


【B】38 鐵路的自動區間閉塞制度必須靠下列何種技術方可達成?
(A)列車自動防護系統 (B)軌道電路 (C)列車自動控制系統 (D)軌道連鎖






【D】39 太魯閣號可以提高速度而維持行車安全的主要原因在於:
(A)列車牽引力較高 (B)鋼輪的摩擦力較大
(C)行經路線之軌道超高較大 (D)車身可以傾斜彌補軌道超高不足


【A】40 鐵路貨車調車場的主要功能包括:1調節路線列車容量 2分解編組列車 3組裝新列車 4上下旅客與裝卸貨物
(A)12 (B)34 (C)13 (D)24


【D】41 下列航權何者是一般航空定期班機最具經濟效益的營運?
(A)第一航權 (B)第三航權 (C)第四航權 (D)第五航權


【A】42 下列那一項不是航空站空側設施?
(A)航站大廈 (B)跑道 (C)滑行道 (D)登機門


【B】43 風玫瑰法(Wind Rose)決定:
(A)跑道長度 (B)跑道方位 (C)跑道長度與方位 (D)滑行道長度與方位


【D】44 下列何者不屬於飛航管制的架構?
(A)塔台管制 (B)近場管制 (C)區域管制 (D)國際管制


【D】45 有關計程車進入民用航空機場營業之規定,下列何者正確?
(A)取得各地方交通主管機關核發之營業許可證者即可進入民用航空站,依序排班營業
(B)需取得交通部核發之許可證
(C)需取得機場所在地警察機關核發之營業許可證
(D)需取得一般營業許可與該民用航空機場主管機關核發之證件


【CD】46 下列何者不屬於臺北區監理所的業務?
(A)汽車檢驗與牌照核發 (B)汽車運輸業的管理
(C)轄區省縣道的養護 (D)轄區事故的鑑定


【D】47 在智慧型運輸系統中,「路」的智慧化系統為:
(A)先進旅行者資訊系統 (B)商用車輛營運系統
(C)車輛安全與控制系統 (D)先進交通管理系統


【D】48 智慧型運輸系統(ITS)是運用下列那些技術的運輸系統?
(A)規劃、設計與管理 (B)工程、教育與執法
(C)興建、營運與移轉 (D)偵測、通訊與控制


【D】49 先進運輸管理系統(ATMS)的應用包括:1公車動態資訊系統 2事故管理 3動態地磅 4道路定價
(A)12 (B)34 (C)13 (D)24


【C】50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建置之全國路況中心提供國道與市區道路的交通概況給用路人行車參考,此一系統屬於ITS的何種子系統?
(A)APTS (B)ATMS (C)ATIS (D)ARTS

牛鞭效應

長鞭效應(Bullwhip effect)是一種在需求預測驅動的銷售渠道中被觀察到的現象。

這種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圖形顯示上很像一根甩起的長鞭,因此被形象地稱為長鞭效應。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9%9B%E9%9E%AD%E6%95%88%E5%BA%94

著名管理學家

著名管理學家

主條目:管理學家
弗里德里克·泰勒(又譯弗里德里克·泰羅,被譽為「科學管理之父」)
亨利·法約爾(古典管理理論創始人之一)
馬克斯·韋伯
切斯特·巴納德(Chester Barnard)
彼得·德魯克 (Peter Drucker)(公認的現代管理學科的奠基人)
亨利·明茨伯格
戴維·麥克里蘭
傑伊·洛維
威廉·大內
彼得·聖吉(「學習型組織」的創始人)
麥可·波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E%A1%E7%90%86%E5%AD%A6

彼得原則

彼得原則是指:「在一個等級制度中,每個職工趨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BC%E5%BE%97%E5%8E%9F%E5%89%87

莫非定律

莫非定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2%A8%E8%8F%B2%E6%B3%95%E5%89%87

摩菲定理(英語:Murphy's Law),又譯墨菲定律、莫非定律,(香港譯為梅菲定律),它的具體內容是「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指的是任何一個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就不能假設它不會發生。

墨菲定律是指「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均會出錯。」(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引申為「所有的程序都有缺陷」,或「若缺陷有很多個可能性,則它必然會朝往令情況最壞的方向發展」。

歸因理論

歸因理論
http://wiki.mbalib.com/zh-tw/%E5%BD%92%E5%9B%A0%E7%90%86%E8%AE%BA

歸因理論的常見現象
  1.基本歸因錯誤
  指人們在評估他人的行為時,即使有充分的證據支持,但仍總是傾向於低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高估內部或個人因素的影響。

  2.自我服務偏見
  指個體傾向於把成功歸因於內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如運氣)。

  3.判斷他人時常走的捷徑
  (1)選擇性知覺,指觀察者依據自己的興趣、背景、經驗和態度進行的主動選擇。

  (2)暈輪效應,指根據個體的某一種特征(如智力、社會活動理、外貌),從而形成總體印象。

  (3)對比效應,指對一個人的評價並不是孤立進行的,它常常受到最近接觸到的其他人的影響。

  (4)定型效應,指人們在頭腦中把形成的對某些知覺對象的形象固定下來,並對以後有關該類對象的知覺產生強烈影響的效應。

  (5)第一印象效應(首因效應),人對人的知覺中留下的第一印象能夠以同樣的性質影響著人們再一次發生的知覺

技術提供:Blogger.
powered by Blogger | WordPress by Newwpthemes | Converted by BloggerTheme